史上最有名的草稿,公认胜过《兰亭序》,外行却说:这不就是“丑书”?
《兰亭序》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,在很多人眼中,它就是最美书法的代表。我们的确可以说《兰亭序》美到了极致,但它却并不能被称为水平最高的一件书法,王羲之的《丧乱帖》在笔法的精妙性上便更胜一筹。而且有一位唐代书家随手写的一件草稿,也公认超越《兰亭》,它就是颜真卿的《争座位帖》。
图片
古往今来,历代书法大师都对它给予了极高的评价,米芾认为它是颜氏最精彩的作品:“字字意相连属,飞动诡形异状,得于意外也。世之颜行第一书也。”清人王澍点评此作是颜真卿行草书的集大成者,居“颜氏三稿”之首:“《祭侄》奇古蒙宕,《告伯父》渊润从容,至《论座》则兼有《祭侄》《告伯》两稿之奇……所以直入神品。”
图片
何绍基评价更高:“此帖笔法之佳,当在《兰亭》之上。”《争座位帖》是一件草稿,书写时情感极为饱满,笔随心走,无意装饰,因此卷面还保留着涂抹痕迹,所以有外行直呼“这不就是'丑书’?”
《争座位帖》是颜真卿笔法与气节的象征,当他看到郭英乂为讨好宦官鱼朝恩,经将其礼遇置于六部尚书之上,愤然写下此书控诉,情真意切,如后人评价:“颜鲁公忠义昭日月,书法冠唐贤。”
图片
如今西安碑林尚保留《争座位帖》的碑刻,而原稿墨迹则被台北故宫秘藏至今,全卷纵约31厘米、横约342厘米,总计68行、1200余字,字径大小约2厘米,书写得洋洋洒洒、淋漓痛快,折钗股、屋漏痕满纸皆是。
图片
《争座位帖》笔法浑厚苍劲,随情赋变,中锋行笔,饱满圆劲,横折处不提笔直接绞转,形成外拓弧度,较王羲之的内擫笔法更显宽博,牵丝映带,笔势连贯。遇情感激愤处,笔锋重压形成涨墨,刚猛之力与《兰亭序》的优雅细腻形成鲜明对比。
图片
结字欹侧跌宕,左右结构轻重、虚实、疏密对比明显,动势十足。章法如乱石铺街,气脉贯通,涂改处自然保留,反显“无意于佳乃佳”的天成之妙。墨法浓枯相间,情动于墨,从浓到淡、从润到枯,完整记录了书写时的情绪曲线。《兰亭序》胜在文人雅韵,而《争座位帖》以情驭笔,堪称“技近乎道”的巅峰之作,将它临摹通透,笔法、结字、章法、墨法水平会有质的飞跃。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